2月28日,南通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主办的以 “如皋黑塌菜” 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圆满收官,获奖名单在江苏省科技小院(南通)授牌仪式暨运行管理培训活动上正式揭晓。此次征文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如皋黑塌菜背后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饮食传统,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美食博主、如皋本地居民以及对地域文化感兴趣的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
如皋黑塌菜,作为江苏省如皋市特产,不仅是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更是如皋饮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其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清乾隆十五年,《如皋县志》中就有“九月下种,十月分畦,冬后经霜更酥软,邑人呼为塌棵菜”的记载。这种因塌地生长而得名的蔬菜,味道鲜美,叶片肥嫩,富含维生素 C、钙以及多种矿物质,素有“维他命菜”的美誉。
活动自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作品近20篇。这些作品体裁丰富多样,包括散文、诗歌、记叙文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如皋黑塌菜的独特魅力。有的作者回忆了儿时与家人一起种植、采摘黑塌菜的温馨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对家乡的眷恋;有的作者通过对黑塌菜烹饪方式的描写,展现了其可炒食、作汤、凉拌等多样吃法,以及在如皋当地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有的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深入探究了黑塌菜在如皋数百年种植历史中所承载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
经过专业评委的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一等奖作品《如皋黑塌菜的文化内涵与产业发展路径探析》以细腻的笔触综述了如皋黑塌菜的产地概况、品种特性、文化内涵、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了如皋黑塌菜产业的发展路径,文采斐然,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二等奖作品《承载美好与希望的田园瑰宝》则从黑塌菜的营养价值、种植环境以及在当地农业经济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爱上黑塌菜》描绘了作者记忆中母亲用黑塌菜制作的各种美食,以及黑塌菜如何贯穿自己的童年与成长,情感真挚。三等奖及优秀奖作品也各具特色,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作者对如皋黑塌菜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此次征文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文学爱好者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字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到如皋黑塌菜的独特文化价值,进一步推动了如皋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未来,南通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表示,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更多地域特色文化,让更多隐藏在民间的文化瑰宝得以展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