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江苏科技小院”初夏市集暨成果展示活动于南京隆重举行。江苏省(南通)特色蔬菜科技小院携多项创新成果展现在大众面前。小院此次参展的京甜紫花糯2号玉米、苏科糯12玉米以及荠菜馄饨等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充分展示了小院在特色蔬菜产业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创新成果,彰显了其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南通虽拥有一定规模的特色蔬菜产业,但传统生产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如荠菜种植的单一季节播种与采收导致土地利用率低、产量受限,加工环节清洗技术落后使得产品附加值低等。为打破产业发展瓶颈,江苏省(南通)特色蔬菜科技小院建设依托单位南通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江苏中宝食品有限公司围绕荠菜产业的提质增效,进行了长达14年的科技创新活动,产生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拥有2件国际专利、7件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以及5件软件著作权。研发的“荠菜‘三播多收’栽培技术规程(DB32/T 4241—2022)”“速冻荠菜加工技术规程(GH/T1444-2023)”和“一种自动化带清洗荠菜速冻加工生产线(ZL 2019 1 020936032.0)”等成果,从种植技术、加工工艺到生产装备全面优化,极大提升了速冻荠菜产品质量,使得速冻荠菜在外观、口感和营养上更具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在种植环节,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50%左右;在清洗环节,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荠菜的高效清洗,相比传统人工清洗,能更彻底地去除杂质、泥沙,保证产品清洁度,每吨可节省劳动力成本 400 元,泥沙洗净率提高到99%以上;在速冻环节,依据技术规程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最大程度保留荠菜的营养成分、色泽和口感,原料损耗率从原来的 10% 降低至 5% 左右。
目前,江苏省(南通)特色蔬菜科技小院已取得诸多成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特色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构建。该体系涵盖基础保障、产品实现、岗位标准三个子体系,包含自主研发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行业标准1项、江苏省地方标准2项以及团体标准57项,为特色蔬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未来,江苏省(南通)特色蔬菜科技小院将不断深化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和消费者。
“江苏科技小院”初夏市集暨成果展示活动由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江苏省科协农村技术服务中心等单位主办,旨在为科技小院优质产品提供展示展销平台,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放心的优质农产品采购渠道,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