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科协农村技术服务中心、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南通)特色蔬菜科技小院等多家单位参与起草编制的,《特色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中的55项技术标准分批顺利通过专家审议,这一成果将为特色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次审议会议汇聚了来自农业科研、教学、生产及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对推动特色蔬菜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这 55 项技术标准涵盖了特色蔬菜从种子种苗、种植栽培、田间管理、有害生物防控,到采收、分级、加工、包装、标识、储存、运输以及销售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制定过程中,标准起草团队深入调研了国内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广泛收集了各方意见,并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这套科学、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体系。
审议会上,专家们认真听取了标准起草团队的详细汇报,对标准的文本内容、技术指标、实用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审查。经过充分讨论和严格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这 55 项技术标准紧密贴合特色蔬菜产业实际,所确定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指导特色蔬菜全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特色蔬菜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特色蔬菜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
部分专家指出,特色蔬菜产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特色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出台,将填补行业空白,规范市场秩序,为特色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标准化引领,还能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进一步提升特色蔬菜产业的整体效益。
下一步,南通市农技协联合江苏省农技协,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s://www.ttbz.org.cn)发布这批标准。同时,标准起草编制单位将充分利用江苏省(南通)特色蔬菜科技小院、江苏省速冻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优秀优秀科普惠农服务站等平台,加快推动这批团体标准的宣贯,并加强宣传推广和培训指导工作,确保广大特色蔬菜生产经营者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标准。此外,还将建立标准实施的跟踪评估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市场反馈,及时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不断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特色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技术标准的通过审议,是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这些标准的落地应用,特色蔬菜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发展。这不仅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多样的特色蔬菜产品,也将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